「伦理片」这个词总让我想到九十年代街角租碟店泛黄的招牌。老板叼着烟用圆珠笔在账本上划拉,铁架子上分门别类贴着「武侠」「言情」「伦理」的标签。那时候的伦理片是真敢拍——不是现在短视频里眼球的狗血剧情,而是把人褶皱里的虱子一只只捉出来,在日光灯下晒得噼啪作响。
最近重看《饮食男女》,老朱家每周家宴的圆桌像口沸腾的火锅。李安把父女三代的秘密熬成一锅浓汤,亲情在道德困境里翻滚沉浮。现在打开腾讯视频还能找到修复版,4K画质里连瓦罐汤冒的热气都纤毫毕现。这片子最适合深夜看,看到二女儿在机车后座搂住雷蒙的腰时,窗外的雨正好打在空调外机上。
朋友推荐过伊朗的《一次别离》,在B站有官方正版。纳德和西敏的离婚官司像剥洋葱,每层都呛出新的伦理难题。看到小保姆挺着孕肚追阿尔茨海默老人那段,弹幕突然安静了——有些道德困境比法庭辩论更震耳欲聋。建议关弹幕看两遍,第一次看剧情,第二次看自己倒映在黑屏里的脸。
要是好日式伦理这口,可以翻墙去Criterion Channel找《东京物语》4K修复版。小津安二郎的固定镜头像手术刀,把战后日本的代际创伤剖得冷静又残忍。看到老母亲半夜给儿媳盖被子那段,弹幕飘过句「这不就是我奶奶」,突然就懂了什么叫伦理片的普世。
最近发现个冷门宝藏:韩国独立电影平台Watcha,有部《道熙呀》。女警所长和家暴少女的救赎故事,海边的潮湿空气几乎能透过屏幕渗出来。裴斗娜抽烟的镜头让我想起王家卫,但伦理困境比港片更粘稠窒息。这片子建议投屏到电视看,某些画面用手机看实在暴殄天物。
倒是要提醒,某些资源站打着「未删减伦理片」的旗号,点进去不是澳门场广告就是马赛克画质。去年在某个小网站追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,卡西·阿弗莱克的脸糊得像打了马赛克,悲伤都失真了。后来发现爱奇艺有正版蓝光版,冰天雪地里那种钝痛感才真正漫出来。